跳到主要內容區

其他問題

Q 含紅血球成分血品輸用時間之注意事項:
A 
1. 於輸血開始前,不可將血液成品留置於冰箱外面超過 30 分鐘(因溫度超過10 ℃以上容易滋生細菌)。
2. 在室溫環境下,血品應於4小時之內輸完,若超過4小時,由於血液在室溫太久,有發生溶血或細菌滋生的可能性。
3. 輸血開始的 5~15 分鐘內,速度要慢,要在病人旁邊觀察,較嚴重的輸血反應多發生在輸血初期,以後即可將輸血速度增快。
4. 叫血後因故不輸,請立即通知血庫人員並填寫「寄存退血通知單」,將血液(若已領回)及通知單於2小時內送回血庫辦理寄存或退血,以確保血液品質及避免血液報廢。

 

Q 減除白血球分離術血小板有什麼優點?(資料來源:台灣血液基金會捐血中心)
A 
對於必需輸用血小板治療之病患,減除白血球分離術血小板比分離術血小板、血小板濃厚液更能嘉惠病患。
減除白血球分離術血小板可以降低輸用病患產生下列反應:
1. 原發性人類淋巴球抗原同種異體免疫反應(Primary HLA Alloimmulization)
2. 血小板輸注無效(Alloimmune Platelet Refractoriness)
3. 非溶血性發燒反應(Febrile Non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s)
4. 輸血後感染CMV、HTLV病毒
5. 因輸血引起的免疫抑制反應(Transfusion-Related Immunomodulation)

 

Q 等待器官捐贈的病友,要如何進入「等待器官資料庫」?要做些什麼?
A 
請讓醫師開立檢驗項目,並將建立個人詳細資料納入「等待器官資料庫」。 進入「等待器官資料庫」後,請定期抽5 mL的血液檢體,註明血型,送往分子診斷組,更換最新的血清資料。 同時,每三個月回門診一次,請醫師開單追蹤抗體變化,才算完成等待器官的動作。 當遇有捐贈者願意捐贈器官時,建檔的完善資料,將加速交叉配對實驗的進行。

 

Q 什麼因素會造成血清學檢驗的偽陰性?
A 
利用「免疫學」原理的檢驗都有可能因為所測檢體的濃度過高、干擾物阻礙、使用的試劑檢測範圍等因素造成抗原抗體反應不全,而產生此現象。
傳統的血清學檢驗例如:RPR/VDRL應用凝集法,多採單點篩檢測試,故偶而會有此狀況發生,若與臨床有出入,可要求檢驗室將該檢體稀釋重檢。

 

Q 感染性疾病的血清檢體採檢時機有何建議?
A 
病原菌的抗體產生與感染病史有密切關係,發病的早期(初次感染)需經一星期以上才慢慢增多,請注意臨床病狀的採檢時機及次數。 舉例說明:德國麻疹初次感染其血清中的IgM抗體多數在出疹症狀消退後才出現較明顯的陽性反應。

 

Q 我(民眾或員工)對病理部有疑問、建議或抱怨時,有何管道可反應?
A 
可透過以下方式反映,收取您的訊息後,病理部會立即請相關實驗室處理並回饋您的意見。
1. 現場:可於病理部對外窗口如抽血櫃檯或收受中心,直接向工作人員諮詢或反映。
2. 電話:搜尋病理部首頁「各單位聯絡電話」,致電實驗室諮詢或反映。
3. 書面反映:可透過設置在住院大樓及門診大樓的意見箱,填寫紙本「院長信箱」後投入意見箱或利用傳真06-2750381傳送。
4. 電子郵件:可寫信寄至下列電子信箱反映,成大醫院 hospital@mail.hosp.ncku.edu.tw,病理部 em72624@mail.hosp.nck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