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概述登革熱病毒檢測方法—蔡侑遠醫檢師

台灣概況~

今年登革熱疫情嚴峻,統計至2023年10月,台灣確診案例已達22,313例,其中台南確診案例為19,328例,確診案例數是自2015年登革熱疫情(43,419例)後最多的一年。相較2015年登革病毒第二型流行株造成上百例死亡個案之慘況,今年主要流行株為登革病毒第一型其臨床症狀較輕微,但少數個案仍因共病因素或二次感染造成重症或死亡,因此在防疫上不能掉以輕心。

 

登革熱與登革病毒簡介

登革熱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由埃及斑蚊(Aedes albopictus)與白線斑蚊(Aedes aegypti)傳播。病毒透過蚊子的叮咬傳播,一旦進入人體,可能在潛伏期後引發高燒、嚴重頭痛、肌肉與關節痛、皮疹等症狀。這種疾病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流行,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登革病毒屬於黃病毒科(Flaviviridae)的黃病毒屬(Flavivirus),為一種單股正鏈RNA病毒。登革病毒分為四種亞型(DEN-1、DEN-2、DEN-3及DEN-4),感染其中一亞型後,對其他亞型可能產生交叉免疫力,但同時也增加了發生嚴重登革熱的風險。

 

檢測方法有哪些?

登革熱病毒的檢測方法主要有三種,分別為病毒核酸檢測、病毒抗原檢測、病毒抗體檢測。

(1)病毒核酸檢測:

檢測受測者血清內是否存在登革病毒核酸。這種方法使用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能夠迅速且準確地檢測出病毒的存在。然而,這種方法需要高度訓練的專業醫檢師與設備,成本較高。

 

(2)病毒抗原檢測:

檢測受測者血清內是否含有登革病毒的NS1(登革病毒的非結構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 1)抗原,通常感染初期可立即測得。這種方法為側向流體免疫層析法(Lateral flow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操作簡便,可以在短時間(約15分鐘)內得出結果。

(3)病毒抗體檢測:

檢測受測者的血清內是否含有抗登革病毒抗原專一性結合的抗體IgM或IgG。抗體的檢驗方法主要有兩種,分別為酵素結合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與側向流體免疫層析法,而前者其特異性及敏感度較好,而後者是較快速(約15分鐘);一般醫療院所,為考量時間與成本,通常會使用側向流體免疫層析法,但若符合通報案例,檢體會送至認可實驗室,使用更精準的酵素結合免疫吸附分析法再次檢驗。通常IgM抗體無法在剛發病時檢出,初次感染者需等到發病5‐10天後,二次感染者則是4‐5天後才能檢測到IgM。IgG會在初次感染後14天出現,並且終身存在;二次感染者會在出現症狀後1‐2天有IgG濃度升高的現象。病患通常在感染後1至2週內開始產生抗體,可以用來確定患者是否曾經感染過登革病毒。此外,這種檢測方法還可以用來了解人群中的感染率,進行疫情監測與流行病學研究。

 

如何知道您是否確診了?

依據疾管署之規定,符合下列檢驗結果之任一項者,定義為確診案例:

(1)臨床檢體(血液)分離並鑑定出登革病毒。

(2)病毒核酸檢測陽性。

(3)病毒NS1抗原檢測陽性。

(4)急性期(或初次採檢)血清中,登革病毒特異性 IgM 或 IgG抗體為陽性者。

(5)成對血清(恢復期及急性期)中,登革病毒特異性 IgM 或 IgG抗體(二者任一)有陽轉或 ≧4 倍上升。

 

總結~

及時的檢測對早期診斷、治療與登革熱防治具有關鍵性作用。不同的檢測方法各有優勢與限制,並需要配合國家的防疫政策,適時地調整檢驗方法。目前登革熱的治療方式以採用支持性療法為主。避免登革疫情的擴散方法,主要還是要針對病媒蚊進行防治,確實做好「巡、倒、清、刷」清除病媒蚊孳生源,而出門做好防蚊措施,如長袖衣褲或防蚊液的使用;另如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活動史;醫療院所如遇有疑似感染個案請及早通報,以利衛生單位盡早執行防治措施。

 

參考資料:

1.衛福部疾管署傳染病與防疫專題傳染病介紹登革熱網站:https://www.cdc.gov.tw/Category/MPage/O5l65bHP7CwFNJOsF7wXbA

2.2023-03-登革熱防治核心教材

3.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傳染病標準檢驗方法(20200827更新)

4.Enzyme-linked immunoassay for dengue virus IgM and IgG antibodies in serum and filter paper blood. Tran TN, de Vries PJ, Hoang LP, Phan GT, Le HQ, Tran BQ, Vo CM, Nguyen NV, Kager PA, Nagelkerke N, Groen J. BMC Infect Dis. 2006 Jan 25;6:13.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