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時發現有「不規則抗體」代表什麼?有抗體不好嗎?--周自賢醫檢師
~~淺談紅血球不規則抗體~~
「抗體」是免疫系統用於鑑別與中和外來物質(抗原)如細菌、病毒等病原體的武器,一般而言是保護我們人體的。輸血治療對於受血者來說就是有外來物質(血液)進到身體裡,這時免疫系統就可能會產生對抗外來血球抗原的抗體。輸血相關的抗體可以分為「規則抗體」與「不規則抗體」兩大類,「規則抗體」就是我們最常聽到的ABO血型系統的抗體,它是有規則性的,當我沒有這個抗原,我就會產生這種抗體去攻擊它(如下表),例如B型的人沒有A抗原,所以就會產生A抗體,一但輸到有A抗原的血球就會開始排斥而產生輸血反應。
ABO血型系統 |
A型人 |
B型人 |
O型人 |
AB型人 |
抗原 |
A抗原 |
B抗原 |
A、B抗原皆無 |
A、B抗原皆有 |
抗體 |
B抗體 |
A抗體 |
A、B抗體皆有 |
A、B抗體皆無 |
相對於ABO血型的規則抗體,「不規則抗體」是指對於其他血型抗原的抗體。至今發現的血型系統已超過40種,內含的血型抗原有數百多種,人體對於這些血型抗原的抗體產生是不可預期的,也就是說即使我沒有這個抗原,也不一定會產生此抗原的抗體,因此有「不規則抗體」的這個名稱。
不規則抗體(異體抗體)可能源自於(1)自然產生,(2)經輸血免疫,(3)由胎兒的血球免疫(懷孕或生產時發生),所以輸血過程中可能因輸入病人紅血球中沒有的抗原,而引發病人產生對抗別人紅血球上抗原的抗體。不同的抗體各有不同的臨床意義,有些抗體可在體外偵測到,但在體內溫度環境卻不反應;但也有些會引起病人輸血後的溶血反應或新生兒溶血症及一些輸血的不良反應,這些抗體就與輸血安全息息相關
當被告知有紅血球不規則抗體時,表示並不是每一袋血都會相合,隨機的血袋可能會有凝集排斥的狀況,不過不用擔心,血庫在發血之前都會執行交叉試驗,找到相合的血袋供病人輸用以確保輸血安全。而有些困難合血或需要捐血中心協助才能找到相合血品的抗體,則可能需要等候找血的時間或由醫師決策替代方案。中上規模的血庫會有不規則抗體鑑定的能力,經過抗體鑑定的流程,血庫會紀錄鑑定出的抗體及特性,即使下次抗體的效價變弱檢測不到,也能夠提供相合與安全的血品。
參考資料:
林媽利:輸血醫學,第四版。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