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底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崛起,世界各國為防止疫情擴散紛紛採取嚴格的隔離政策,當有咳嗽、打噴嚏、流鼻水、發燒等呼吸道症狀時,通常都會聯想到是否與新冠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有關。隨著新冠病毒的弱化與隔離政策的解除,現今流行的不只新冠病毒了!包括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腺病毒(Adenovirus)、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確診病例數都持續攀升中。然而,呼吸道融合病毒是導致嬰幼童住院率最高的元凶。
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屬副黏液病毒科 (paramyxoviridae),是一個具有套膜的RNA病毒,分為A, B兩型。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是一種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的病毒,常引起類似感冒的症狀,但嚴重時也可能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如細支氣管炎和肺炎。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常在秋冬季流行,尤其是嬰幼兒、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的族群。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檢驗方法包含病毒培養、病毒抗原檢測和病毒核酸檢測。
可以細胞培養方式檢測檢體中是否有活病毒的存在,並鑑定其種類。將檢體接種至細胞後,由於病毒感染細胞後會產生細胞病變(Cytopathic effect, CPE),可依此特性做為判定病毒生長之依據;再以單株抗體進行免疫螢光染色,進而確認病毒種類。病毒培養結果快慢也與病毒量高低有關,約需1週,故無法立即提供臨床照護資訊。
此方法不須經由細胞培養方式,直接取呼吸道檢體的細胞利用單株抗體進行免疫螢光染色檢測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抗原。提供臨床快速鑑別診斷病人是否感染;但亦易受病毒量或採檢之技巧影響,可能會產生偽陰性結果。
檢測檢體中是否存在病毒核酸,最常用的方法為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利用可以辨識病毒特定基因片段的專一性引子和探針,短時間內經過多次的放大循環,擴增檢體中的病毒核酸序列後,即時偵測探針所發出的螢光。成大醫院病毒組採用Abbott ID NOW™ 恆溫核酸擴增技術(Nick Enzyme Amplification)與BioFire® FilmArray®呼吸道病原體多標的核酸檢測偵測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比病毒培養和抗原檢測更具高敏感性與特異性且快速,唯試劑成本昂貴。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能引起各年齡層的呼吸道感染,免疫力低下的嬰幼兒及65歲以上老人等高危險群易發生嚴重下呼吸道感染症狀;因大多數呼吸道病原體引起之症狀類似,若臨床實驗室能快速和準確的偵測致病原,則能及時施用合適的治療和實施感染控制措施,並有助於減少抗生素的使用與降低住院的天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