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瀉的成因與相關檢驗--富勇傑醫檢師

腹瀉一般而言,是腸道粘膜的障礙,造成腸道吸收水份之困難,還有可能因為腸道蠕動太過亢奮,導致腸內食物尚未消化吸收就快速通過排出,再來可能是腸分泌作用的亢進。也有可能是情感的壓力,或感染胃、胰或大腸的疾病所造成的腹瀉,病毒及細菌感染都有可能造成腸道粘膜分泌較多,導致電解質的流失劇增。根據文獻分析,全球每年有17至50億例的腹瀉病例1,而全球每年在5歲以上的患者中因腹瀉導致死亡的案例約有一百一十萬人;而在5歲以下的患者則為五十二萬五千人2

輕度腹瀉排便次數5~8次/天,沒有嚴重之症狀;中度腹瀉每排便次數8~15次/天,輕微脫水,中度發燒,無酸中毒之症狀;而嚴重者則排便次數>15次/天,伴著脫水,酸中毒,身體軟弱。

而腹瀉的成因,可概略區分為非感染性與感染性的腹瀉,前者的主因常為飲食問題、心理壓力、藥物使用、食物過敏、中毒、代謝性疾病、內分泌疾病、胃切除、胰膽腸等疾病、骨盆腔疾病、維他命缺乏等等…;而感染性腹瀉則可能因細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蟲所造成。

而一般常見的感染性腹瀉病原體如下:

一般常見感染性腹瀉病原體

輪狀病毒是雙股RNA病毒,是引起嬰兒腹瀉的主要原因,常於冬季盛行,病患的糞便顏色會呈水瀉狀並偏金黃色,但目前有口服疫苗可做提前預防。諾羅病毒則為單股RNA病毒,傳播力極強,所有年齡層皆可能受到感染,尤其在人口密集機構或衛生條件不佳的地方。上述兩種病毒傳播途徑多為糞口傳染,而病毒類病原體的檢驗主要利用分子診斷技術,以病患的糞便檢體,針對輪狀病毒或諾羅病毒的核酸做快速偵測,3小時內即可有結果。除此之外,尚有較少見的腺病毒(Adenovirus)、沙波病毒(Sapovirus)和人類星狀病毒(Human astrovirus) 病毒性感染腸胃炎,亦可同時使用上述檢驗方法做檢測。另外因為嬰幼兒消化道較短小,有時季節性感冒時亦會有腹瀉症狀的呈現,而病毒性的腹瀉沒有特效藥,治療時多以症狀支持療法為主。

至於細菌性感染的腸胃炎,常因腸黏膜受損以至於有出血的症狀,常見有出血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弧菌屬細菌、產氣單胞菌屬細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和彎曲桿菌等,常因受汙染的水或食物傳播。而長期受抗生素治療的病患其腸道中菌叢變化,導致困難梭狀桿菌趁勢而起,進而引發腹瀉的症狀。細菌類的各類病原菌則可由糞便檢體做細菌培養,並將可培養出之病原菌進行抗生素藥物敏感性試驗(需耗時3~5天),以提供臨床醫師治療的參考。或是利用分子診斷技術的方式,可針對出血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與志賀氏菌或彎曲桿菌等特定細菌的核酸做快速偵測,3小時內即可有結果,但缺點是缺乏活體菌株分離,故無法一併提供抗生素藥物敏感性試驗的結果。而上述細菌性病原菌中,出血性大腸桿菌(E. coli O157)、傷寒沙門氏菌(Salmonella Typhi)、副傷寒門氏菌(Salmonella paratyphi)、志賀氏菌(Shigella spp.)、和霍亂弧菌(Vibrio cholera O1)等屬於第二類法定傳染病,除病患本身的治療外,也須追蹤其接觸史,並針對病患的排泄物和使用物品等進行徹底的消毒。至於困難梭狀桿菌另外也可透過分子診斷技術或糞便中的抗原體檢測,針對菌株本身和其毒性因子做各別偵測。而困難梭狀桿菌陽性的病患,在照護時須注意接觸隔離,並謹記多洗手的原則,以避免該菌株透過照護人員的手部接觸而在環境中擴散。

一般正常成人若有腹瀉症狀則多為病毒或細菌類的感染源所導致,而寄生蟲所造成的腹瀉多集中於免疫力低下的病患中。若因原蟲類寄生蟲感染則常造成長期慢性腹瀉症狀,病患可能同時有嗜酸性白血球增多的情形。而寄生蟲類型的病源則以濃縮染色法,於顯微鏡鏡下觀察寄生蟲的型態,或可同樣使用分子診斷技術,針對痢疾型阿米巴、鞭毛蟲和小隱孢子蟲的核酸等做快速偵測。

真菌類感染所造成的腹瀉較罕見,但和原蟲類寄生蟲感染腹瀉的病患族群相似,多集中於免疫力低下的病患中,因此菌種類別較多樣化,並沒有特定的真菌類菌種,故多以真菌培養等方式做菌種的分離與鑑定。

造成腹瀉症狀的成因很多,而感染性病原體的來源也十分多元,因此除臨床醫師的經驗性診斷和治療外,透或實驗室進行確切病原的檢測也是非常重要,除可對症下藥外亦可減少病患的無效醫療行為。除此之外,乾淨的水源和正確的食品保存方式也是減少造成感染性腹瀉病原體傳播的重要方法。

參考文獻: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iarrhoeal disease (2013)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iarrhoea disease (2017)